美国的消防车集灭火、救人、抢险三大功能于一身,车尾后厢是一间紧急救护室
2011年8月,我来到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的安静小镇哥伦比亚。密苏里州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.吐温的故乡,也是他传世之作《汤姆.索亚历险记》的故事发生地。
这里的一切都如想象中一样美好:云淡风轻,花香鸟语,松鼠跳跃,居民温文尔雅、谦逊礼貌,笑容温暖。
而有趣的是,所有这些宁静安详,却让我对美国的消防车印象特别深刻——原因之一,是源于其出动的频繁;二是由于其警笛的响彻云霄;三是因其出行时的“磅礴气势”。
国内不少人现在都知道,在美国,校车是公路上最牛的交通工具,处处受到“VIP待遇”,而消防车在这方面也绝不输校车。
按照美国交通法规定,只要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闪亮警灯、鸣响警笛,马路上的所有车辆都必须主动靠边、立刻停让。我很多次亲眼目睹,当呼啸而来的消防车从我宿舍的窗前疾驰而过时,路上所有行驶中的车辆均主动靠边停车,直到消防车顺利通过,交通才恢复,这一过程无人监督却人人自觉。
这里需要特别说明是,美国的消防车集灭火、救人、抢险三大功能于一身,车尾后厢是一间紧急救护室。据当地的美国人说,消防车的救护室虽小,但“五脏俱全”,甚至可以做临时手术,消防队员也既是消防员又是医护人员。
我所生活的哥城小镇,消防车每天至少出动三四次。那尖锐刺耳的警笛声仿佛时时刻刻在为人们敲响警钟:小心火烛、珍爱生命。后来,我在纽约、波士顿、芝加哥等大中城市旅行时,发现消防车“牛气”在美国是个全国性现象,并不只在我生活的小镇才有。
美国人之所以对预防火灾如此大张旗鼓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美国人酷爱木结构的房屋。别墅、联体房、非高层公寓、活动板房大多是木质结构,有些看似是砖结构的房屋,也只是在木结构的表面贴上红砖而已。
美国的自动火警系统非常发达。室内只要有少量烟雾出现,火警系统就会自动报警,不管是否真有情况,消防车就会应声出动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达。拿我所住的留学生公寓楼来说,两室一厅的房间,烟雾鸣叫装置就有四个。有几次,我们在厨房炒菜时,烟雾鸣叫系统就启动了,声音非常刺耳,鸣叫时间长达半分钟。
还有一次去黄石国家公园旅行,晚上下榻美国当地的一个旅馆,我和室友洗完澡以后,将浴室的房门打开。没想到,因洗澡产生的雾气,将房间内安置的烟雾报警装置吵醒了,尖锐的鸣叫声足足响彻两分钟—— 这长达两分钟的警报,既让我们无奈,又感到强大的震撼。
除了有设施先进的消防车、完备的消防报警器之外,美国也异常重视全民防火安全教育,消防意识绝对是从娃娃抓起。
一位当地朋友曾告诉我,他4岁多的小孙子近期就参加过一次以“消防”为主题的户外活动,消防员们向孩子介绍了消防车的模样、消防员的服饰,还现场演示了最基本的消防动作并要求孩子们模仿。这样的消防培训今后还会伴随孩子们的成长过程,不断加深内容。
美国人对火灾的重视、生命的珍惜,不由让我们深深感慨。中国有句话:十里风不同。在万里之外的美国感受不同,似乎理所当然,然而这背后值得我们深思的,却很多很多